ag8九游会-9游会 > 宏观 > 正文
高校资源“头部”城市比拼:武汉、广州、成都、杭州基础人才获得优势明显
2020年07月07日 07: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果,谭琪齐
7月7日,2020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较2019年增加40万。
7月7日,2020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较2019年增加40万。
当前,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智力资本,成为了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关键推动力。谁能够吸引或留住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谁就能够在未来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为此,21世纪经济研究院以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10的城市截至2019年底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去观察高校在当地的发展,对城市所产生的推动作用。
从分析结果看,高校数量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武汉、广州;高校在校生数量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武汉、广州和重庆,其中前两位城市的在校生数量突破百万。
而若以高校在校生人数占该城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看,武汉达到10%,广州为8%,成都和杭州达到5%,表明这四座城市拥有更高的基础人才获得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的高校在校生人数仅占该城市常住人口的1%,这表明深圳若要在未来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户,除加快高校建设外,则需要展现出更多的竞争力,如从房价调控、人才落户等方面推出更有比较优势的政策。
高校数量越多,城市越具竞争力
高校是一座城市创新与研发的重要基地,高校数量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力。
以美国为例,一座城市的高新技术公司分布密度与高校数量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如被喻为全美智商最高的地区——波士顿地区有超过100所大学,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同时这里也是全美“世界500强”的集中地。
就国内而言,国家级高新区分布集中的地区亦是高校聚集的区域,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深圳、广州、成都等。
从分析数据看,截至2018年底,全国的普通高校数量为2663所,上述10座城市的普通高校总量为578所,占比为21.70%;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为3104.16万人,上述10座城市的在校生人数总量为666.7万人,占比为21.48%;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13.74万人,上述10座城市的毕业生总量为156.75万人,占比为19.26%。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占比与这10座城市gdp占全国的比重相似——2019年末这10座城市gdp达到22.96万亿,占2019年全国gdp总量的23.17%。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高校资源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正相关性。
同时,以上述10座城市为样本,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分析了2000年-2018年这些城市的高校发展情况,以此分析这些城市的发展,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2000年-2018年,高校数量增长最快的城市为深圳,从2000年的2所发展到2018年的13所,增速达到550%。尽管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的高校数量依然偏低,但深圳各类科技业、金融业的产业聚集优势,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薪资待遇优势,使得深圳得以持续从其他城市中获得基础人才。
不过,截至2019年末,深圳高校毕业生数量占常住人口数量仅1%,远低于其他城市,在国内其他城市陆续出台“人才新政”,以留住人才的背景下,深圳如何在未来持续显现人才吸引力,将成为推动这座城市发展的关键。
除继续保持丰富、有竞争力的岗位外,深圳亦需要在控制房价上涨方面继续有所表现。如成都和重庆两座西部城市,近几年正是得益于房价与房租的比较优势,持续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落户或创业团队的整体迁入。
除深圳外,2000年-2018年的18年中,高校数量增长较快的城市有:苏州、成都、天津。其中苏州普通高校数量从2000年的7所增长到2018年的26所,增速达到271.43%;成都和天津分别达到185%和166%。
2000年-2018年,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较快的城市有重庆、广州、苏州,其在校生人数的增幅分别为:524.83%、486.93%和393.92%。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认为,快速增长的高校在校生人数,不仅体现了一座城市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发展实力,亦对改善当地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有推动作用。
四大指标影响毕业生城市选择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高校在校生数量,与这座城市的高校数量与质量有关,那么能留住多少毕业生,则考验了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结合当前情况分析,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影响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地选择的指标中,包括了“城市指标”“职业发展指标”“生活指标”“环境指标”。
如从“城市指标”看,则包括城市的gdp规模、产业结构、交通便利性;“职业发展指标”,则包括一座城市的世界500强、全国500强公司数量,或上市公司聚集度等;“生活指标”,是指一座城市除基础公共服务能力外,能够提供的多元化、尤其是满足90后与00后消费习惯的生活方式,如夜间经济繁荣度,首店经济繁荣度等;“环境指标”,则体现了一座城市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方面的防控力度,以及人均绿地面积、公园面积等。
综合而言,在以上指标中,得分越高的城市,将越有希望能够留住更多的高校毕业生。
从一些城市公布的2019年新增就业人口的详细情况看,这些城市在此方面均有积极表现。
2017年,成都市推出“人才新政”,吸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才落户。2019年,成都城镇新增就业26.4万人,减去持《再就业优惠证》的8.8万新增就业人口,以及“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2.0万人,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其他新增就业人口为15.6万。而据《2019年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自2017年“人才新政”实施以来,累计吸引超过33万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
上海在2019年新增就业岗位58.91万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16.84万个。而在全年帮扶引领成功创业的1.133万人中,青年大学生占6966人,占比逾6成。
苏州的数据则显示,2019年提供高校毕业生岗位18.5万个,苏州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71%,全年扶持成功创业2.01万人,其中引领大学生创业2257人。
天津2019年全年新增就业首次突破50万人,达到50.17万人,增长2.39%。而为支持青年群体就业创业,新发展见习基地达到458家。
以高校在校生人数占该城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看,武汉达到10%,尤其是2020年,预计武汉高校毕业生约有31.7万人,毕业生人数规模创历史新高,武汉在未来如何留住高校毕业生?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注意到,武汉从2017年便开始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程”,确保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2020年则是工程实施的第四年。
4月26日,武汉发布通知要求深入推进“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程”,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
综合来看,疫情在短期内对武汉大学生落户与人才吸引产生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这座城市若能在上述四个指标层面体现比较优势,依然将成为国内成长潜力较高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