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8九游会-9游会 > 宏观 > 正文
2020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深圳傲居榜首,南京领衔新一线城市
2020年08月01日 07: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宋兴国,李燚
《2020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通过综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六大维度、33项二级指标,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测评。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自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论断后,据不完全统计,不到3年时间,37份高质量发展顶层规划次第出炉,涵盖了贸易、国家级新区等各个领域……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推动经济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就显得更为重要。
高质量发展成效如何“看得着摸得着”?哪些城市在高质量转型路上率先闯出一条新路?7月31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正式推出《2020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通过综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大维度、33项二级指标,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测评。
测评结果显示,四大一线城市包揽高质量指数得分前四,组成第一梯队。其中,拿下综合、协调、绿色三项单项冠军的深圳,位居城市高质量发展榜首,得分为0.72,远高于其后的北上广。
南京成为新一线“最强”。在得分超过0.4的第二梯队中,共有南京、杭州、武汉、厦门、成都、宁波、长沙、西安、郑州、青岛、合肥11座城市入列。其中,南京成为新一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得分最高的城市,为0.49;武汉、成都分列中、西部城市榜首,西安则超越郑州,位居榜单第12名。
另外,还有大连、重庆、天津等17座城市,高质量指数得分在0.3-0.4之间,组成了第三梯队。
综合绩效:深圳、广州领先,南京、武汉超越北京、上海
综合绩效得分,主要衡量当地宏观经济的综合发展状况。测算结果显示,深圳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营商环境便利度和宏观杠杆率上得分均为样本城市第一,广州则凭借着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宏观杠杆率的优势,紧随其后位列第二。
排在第三、第四位的南京和武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由于从业人员数相对较少,这两个城市在全员劳动生产率上都有优势,同时产品质量合格率较高,显示出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但两座城市在营商环境方面均存在短板,这是其与深圳、广州的最大差距所在。
北京与上海,由于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所下滑,进而影响了其整体排名,分别排在第7位和第5位。
值得关注的是,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项指标中,宁波、南昌、长春、合肥、郑州、武汉等城市得分均较高,显示出这些地区在工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上的良好成效。
创新:北京、深圳各领风骚,引领技术输出与产业落地
创新发展指数,衡量的是各地在创新产业、技术方面的投入和产出情况。测算结果显示,北京、深圳创新指数得分最高,分别达到0.83和0.82,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虽然两座城市都是实力最强的创新之城,但其在创新资源禀赋、发展模式上有较大不同。
其中,深圳是创新产业和科学技术落地的聚集地。深圳不仅高新产业发展较快,带动相关的就业岗位较多。更重要的是,作为计划单列市和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城市,深圳财政负担小,财政支出对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大,补贴力度高。
这些优势,让深圳在战略新兴产业/gdp、每千人研发人员数量和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上位列第一,但在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方面则不如北京,位列第二。不过,深圳近些年正在加紧追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当前每年有1/3的财政科研资金被用于基础研究,持续完善“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而北京则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输出地。作为全国科教中心,北京有着11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领域的优势全国领先。这使得北京在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上领先,同时产出了大量的发明专利和技术合同交易,三项指标均在样本城市中居首位。
尤其是技术合同交易额,北京是第二名上海的三倍以上。但从产业结构来看,由于大量央企总部的存在,北京的战略新兴行业占gdp比重相对较低,得分仅有0.535。另外,北京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约为10.13%,在样本城市中位列第三。
紧随其后的是南京、上海,创新指数得分分别为0.498和0.430。近年来,南京着重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该项指标仅次于深圳,拉动其整体排名上升。
位于第三梯队的,有广州、西安、杭州、武汉、厦门、天津和合肥等地,创新指数得分在0.3-0.4之间。
协调:深圳、上海、北京领跑,杭州凭文化软实力跻身前五
协调发展指数衡量的是各地在城乡、产业、区域上的相互协调性。得分最高的三座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北京,2019年城镇化率均在88%以上,基本实现城市化。尤其是深圳,自2004年启动全面城市化告别城中村后,目前已基本实现市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指数得分最高为0.70,领跑全国。
紧随北上深之后,新一线城市杭州凭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指数排第四名。与首都北京依靠政治文化中心的历史积淀不同,杭州文创产业从2007年开始崛起,动漫游戏、会展、影视超级ip等成为杭州城市发展的新名片,反映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态势。
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发展协调性明显好于中部、西部地区。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7个都位于东部地区,分别是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厦门、海口、宁波;中部地区仅有长沙跻身第十位,西部地区无一城市上榜。
35座样本城市中,协调发展指数的极差为0.58,远甚于其他指数间的差距。这表明,区域发展不协调仍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开放:郑州、西安跻身前五,武汉、成都受外资青睐
开放指数衡量的是区域经济开放程度和地位。测算结果表明,上海开放指数得分排名第一,其是2019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唯一超过3万亿的城市,且货物贸易全国占比排名第一,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全国占比也位列第二,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可见一斑。
紧随其后的,是深圳、北京、郑州和西安,位列前五。其中,郑州和西安主要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当地总出口比重较高,在这项二级指标上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位,但总体货物贸易量与沿海城市仍然有较大差距。
厦门则是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最大的城市,表明其对开放型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颇受外商青睐,其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甚至高于深圳。
以武汉为例,2019年上半年,武汉市外商直接投资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66.5%,增速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二位。其中,新增世界500强企业16家,累计达282家,增量创近5年新高。
成都市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85家,成为中西部地区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最密集的城市,带动2018年成都市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增长44.1%,增幅为全国平均增幅的15倍。
绿色:深圳、海口、南昌居前三,北方城市待提高
从绿色发展维度看,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深圳、海口、南昌、福州、南宁、贵阳、宁波、长春、长沙和大连。
其中,深圳绿色发展指数排名第一,这主要与其单位面积gdp产出率高有关。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土地面积约只有广州的1/4、北京的1/12,但却以1996.85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26927.09亿元的gdp。2019年深圳地均gdp为13.48亿元,全国最高。
海口绿色发展指数居第二,主要是因其空气质量较好。2019年海口pm2.5标况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一年之中只有15天为非优良天气数,两大指标均名列前茅。
相较而言,诸如石家庄、天津、太原、郑州、呼和浩特、银川、济南和西安等北方城市,因空气质量不佳,绿色发展指数均明显靠后。这与当地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单一有关,因此大气污染问题相对突出。建议加快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加大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力度。
共享:广州、南京、武汉居前三,北上深存短板
共享发展指数衡量的是发展成果人人参与、享有的程度。测算结果表明,因在城乡居民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移动互联网接入率两项指标中拔得头筹,广州共享发展指数得分达到0.63,排名第一。
移动电话用户数是人口吸引力的微观体现。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常住人口大约只有北京的七成,但移动电话用户数已与北京持平超过4000万户,千年商都广州的经济活力和人口吸引力可见一斑。
共享发展指数居前三的,还有南京、武汉。2019年南京有53所普通高等院校,得益于高校生数与常住人口之比排第四、人均道路面积排第一的优势,南京共享发展指数得分达到0.55,居样本城市第二;武汉的优势则在医疗和教育,2018年其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为8.65张,在35座样本城市排第七。
总体来看,在共享发展成效上,中、西部地区整体要优于东部地区。在测评的35座城市中,前18个席位中,近一半城市都位于西部地区,而东部只有广州、南京、杭州等5座城市上榜。
以教育资源为例,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占常住人口比重前三的城市是兰州、太原、南昌,分别为12.8%、12.1%、11.5%;最低的是深圳和宁波,分别为0.8%、1.9%。这与东部地区人口净流入做大了常住人口分母有关,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均高教资源的不足。
尤其是对北上深而言,三座一线城市共享发展指数得分靠后,反映出与经济地位不太匹配的特征。这提醒东部城市尤其是近年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在享有人口红利的同时,也需为常住人口提供包括教育、医疗在内的公共资源服务,确保发展成果人人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