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8九游会-9游会 > 商业 > 正文
数据治理与网络安全齐头并进:乌镇大会背后的互联网行业嬗变
2021年09月28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陶力
在微凉的初秋,水乡乌镇再次“网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互联网人。
在微凉的初秋,水乡乌镇再次“网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互联网人。
以“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9月26日开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近年来,国内数字经济领域已经走到了拐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乌镇看到,相较于以往对于前沿技术的推陈出新,今年的互联网大会更加聚焦于数据治理与网络安全。在各类新兴技术和场景里,安全和文明成为基础色。
总体来说,数字经济已经走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其所带来的平台垄断、隐私泄露、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在全球范围都面临挑战。今年以来,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出台并非只是中国。以东南亚国家印尼为例,也同样遭遇挑战。
印尼国家网络与密码局局长辛萨·斯布里安表示,仅在2020年,印度尼西亚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就识别了大约4.95亿次的各类网络攻击。“网络威胁普遍存在,且不分国界,需要国内外各个利益相关方合作共同应对。”
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网络攻击也会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或者对供应链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从而扩大受影响地区的覆盖范围。网络威胁可能会导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并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除非我们大家都安全,否则没有任何相关方是安全的。”
在此背景下,未来的数字经济行业,规范监管与能力提升的齐头并进将成为趋势。
“数字普惠”如何破题
乌镇峰会在今年首提数字文明,关于数据的合理使用、创新开放,成为与会嘉宾提到最多的词。
去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已达到7.8%。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带动经济发展驶向数字经济的新阶段。而要从数字经济跨越到数字文明,更需要技术力量作为支撑。
独立咨询公司高德纳将图计算列为未来十大数据和分析趋势之一,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新分支,目前图计算技术的世界纪录保持在中国。
此前,清华大学联合蚂蚁集团自主研发的大规模图计算系统geagraph,具备了图存储、图计算、图分析推理、图研发平台等能力。蚂蚁集团计算存储首席架构师何昌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这一技术已应用于金融风控,可将客户资金流向和关系可视化,对疑似团伙类犯罪风险识别能力可提高94倍,风险审理分析效率提升90%。
此外,他还透露,这一技术将持续开放到其他场景里,而并非只在内部使用。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平台作出的选择。
“数字化产品的‘用不起’和‘不共享’,仍是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明知该转又迟迟不动的现实考虑。一方面,高成本会制约数字化转型意愿;另一方面,担心数据流通和共享中,商业机密被泄露或失去数据控制权。”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演讲中表示,针对中小企业数据应用的成本投入和信任顾虑,以科技和市场化的“数字普惠”思维破题非常关键。
他认为,要破除“不共享”的问题,必须做好中小企业数据安全与数据流通的平衡。比如隐私计算等技术,可以做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让中小企业更安心参与数据的流通共享。
数据向善,数治为人,可以说是今年乌镇峰会的共识。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在融合共享中释放价值,但它的治理过程仍存在问题。
“数据治理的三大原则,应该是严把采集入口、划清流转边界、守正应用场景。数据治理首先应从源头抓起,所以要严把采集入口,企业在数据沉淀过程中需在合规的范围内遵守合理、必要、最少量等原则。沉淀下来的数据,根据不同类型,如主体明确的数据、海量泛众的数据、第三方平台数据等,应分别制定流转规则,明确它们运用和输出的法律边界。到数据应用的阶段,要守正应用场景,大数据应当用于提升用户体验且合规的场景,利用大数据自动记录用户习惯并推荐最佳方案,比如导航软件预测目的地、停车记录常用习惯等。”他说。
安全成发展基石
9月1日起,数据安全法开始在国内实施,而备受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即将在11月1日开始生效。对于大数据公司如何落实这些法律法规,多方认为,一定要坚守数据向善。
网络空间万物互联,未来整个社会的运转、政府的管理、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将架构在软件、数据和网络之上。这也意味着,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国内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1700亿元,较2015年翻番。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一部部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充分说明监管层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
“网络安全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病毒、网络攻击会越来越严重,会显现出以攻击数据、盗取数据为核心。网络安全技术也要不断创新,来应对不断变种、不断变形的各种各样的网络攻击。因此,网络安全技术要和业务系统融合,要向更多的场景覆盖,比如车联网、大数据、数据交易和物联网等等。”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只有实现数据安全存储、有序流动、公平交易、清晰边界,才能最大限度发掘数字时代红利。
他以治理网络诈骗为例,建议必须要严格规制企业收集、存储、使用包括交易、共享、分享个人隐私数据。“很多企业因为在利益面前做出了错误选择,比如侵犯手机用户隐私数据,所谓用大数据给用户画像,用大数据画像进行精准营销。”
数字化带来的隐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唱衰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要题之一。在出席世界互联网乌镇峰会的多名专家看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开始加强了数字经济领域的规范与治理。但是大可不必因此感到悲观,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监管,其根本出发点在于规范行业,推动长远的健康发展,而绝非是行业本身的价值和空间存在问题。
方毅坦言,数据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领域,需要创新应用,更需要行业规范。如缺乏明确的法律界限,大数据企业在业务开展中会受到困扰。陆续出台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制度,规范了大数据企业对数据的合理沉淀与应用,为企业明确了业务开展的安全边界。
面对争议,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表示,数字化发展的前提就是保护好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隐私安全和数字化发展并不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