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观察丨广交会pdc:以设计促升级 连接“世界设计”与“中国制造” -ag8九游会
湾区科创先锋
"广交会pdc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撮合国内外设计师与中国企业,为他们提供一个沟通合作的平台。”pdc搭建的平台让中外设计师与机构与中国制造企业之间有了沟通的桥梁。据介绍,目前,到pdc参展的中外设计师比例大概是五五开,其中海外的设计师或机构主要来自欧洲市场。
广交会pdc已经成为一个连接“世界设计”与“中国制造”的高效对接服务平台。图/东方ic
过去一年多,中美贸易摩擦令中国的“全球制造业基地”标签频繁登上媒体头条。在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但同时转型升级压力也日益凸显。
如何扭转山寨、低端的刻板印象,重塑中国制造的品牌与形象,挖掘更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如果借助ai、5g等新兴科技力量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插上智能化的翅膀,借助设计创新的力量可能是助推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上方移动的另一双翅膀。
作为中国外贸的 “晴雨表”和“风向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上的新趋势新变化,无疑是观察中国制造业新动向的最好窗口。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外贸形势日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为提升自身竞争力,不少企业正在寻求通过设计研发、产品品质与品牌形象等领域实现优化提升。
为了配合中国的产业升级发展,广交会承办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以下简称外贸中心)近年来也在积极创新,探索提供除传统展会服务以外的多样化服务,广交会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简称pdc)的成立便是其中的努力之一。
广交会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推广部总经理谢应群 摄影/曾婷芳
目前,广交会pdc已经成为一个连接“世界设计”与“中国制造”的高效对接服务平台。广交会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推广部总经理谢应群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撮合国内外设计师与中国企业,为他们提供一个沟通合作的平台。”
从无到有,pdc平台低调成长
大约10年前,一个偶然的灵感,促成了pdc的诞生。
当时,广交会外贸中心人员在法国参加家居用品展时,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们发现,巴黎展会非常重视设计,不仅在数量有限的展馆中专门开辟了两个设计馆,还为受邀的设计公司提供免费摊位、采访报道、论坛分享等各种配套服务。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能看到很多其它地方看不到的新东西,巴黎的展会在引领世界时尚潮流。
彼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遭遇冲击的中国外贸企业尚未完全走出困境,新的外部冲击又在悄然临近。2010-2011年间,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发达市场需求萎缩,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当时已经有所抬头,中国整体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在制造业云集的珠三角地区,大量中小企业陷入亏损,甚至裁员、倒闭。如何实现珠三角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如何提高产业效率与附加值,成为各界的重要关切。
于是广交会pdc应运而生,旨在为“世界设计”与“中国制造”提供高效对接的服务平台。他们希望,通过pdc的平台,全球设计师可以便捷、高效地开拓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可以借助设计创新的力量提升产品竞争力,而云集广交会的全球买家也能在此找到独特设计概念与产品。
谈到成立pdc的初衷,广交会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推广部经理黄秋玲还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享了一个在巴黎逛展时截然不同的体验。广州有很多家具批发市场,但那些红木家具由于缺乏设计,无法让消费者喜爱而导致滞销,浪费了大好材料。还有很多灯饰产品同质化严重,看起来又笨又重,令人不禁感慨到设计的重要性。
如今,经过9年成长,琶洲展馆珠江散步道上的“pdc走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广交会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据记者了解,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公司、机构数量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已从最初的8个展示点增长至超过200个,展位需求早就超出了珠江散步道的物理空间上限。
“今年一、二期的设计展位也继续供不应求”,黄秋玲介绍,他们在广交会期间做了大量调查,大多数设计公司对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表示满意,同时认为中国企业付费买设计的意识与需求都在不断提升。
在小家电行业,买设计助力产品研发已经很普遍。相比之下,日用品行业单品价值较低,企业为设计买单的意愿仍不够强烈,但他们在品牌logo、产品包装、形象展示等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比如家居行业的门面展示,经过精心策划的陈列便能极大地提升店面档次。
艺术无国界,连接全球优秀设计资源
由于是在广交会架构下成长起来的平台,目前pdc平台的设计服务更偏向工业设计。与视觉、外包装等领域的设计不同,工业设计涉及技术与结构,涵盖创意、设计、打样、成品系列化布局等更多环节,是一个更为集成的“系统工程”。
“刚开始做的时候,不少设计公司在与中国企业合作方面顾虑还是比较大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但很多外贸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对付费买设计的观念建设仍然需要一个过程。”谢应群说。
他们举了一个例子,曾经有家中国企业的老板跑到欧洲一口气买了上百双鞋子回来,经过一阵修改模仿之后就推出了最贴近市场潮流的新品。与聘用设计师做原创相比,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迅速兑现效应,成为部分企业眼中的“捷径”。
“找设计师来做原创,他心中其实更没底,也不知道(设计师设计的)鞋子能不能卖出去。”要提升对原创的尊重,他们认为,不仅需要企业家和老板们的态度观念转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内抄袭的惩罚成本太低。
“我觉得这几年在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大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意识越来越强了。感觉很明显。”谢应群说。据介绍,在广交会期间,外贸中心会邀请ag8九游会的版权局、工商局等机构进驻现场,直接处理侵权等投诉问题。外贸中心自2013年开始举办的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践行者。该奖项聚拢了广交会参展企业最优质的设计。所有设计都被要求提交者签署不侵权承诺书,确保设计的干净、纯粹。奖项目前已经成为采购商挑选最前沿优质供应商的重要平台之一。
随着pdc平台的出现和完善,海外设计与中国制造业实现了便捷的连接,中外设计师与机构之间也有了沟通的桥梁。据介绍,目前,到pdc参展的中外设计师比例大概是五五开,其中海外的设计师或机构主要来自欧洲市场。但由于海外设计师多以工作室模式运作、整体企业规模较小,要进入中国市场的话,不仅面临语言上的问题,还在财力上受到约束。为了解决设计师的实际顾虑,缩短海外设计师与中国企业的距离,pdc正在积极打造线上平台。
但打造线上pdc的难度更大,pdc方面表示,与纯粹的贸易不同,设计服务更为专业,一个订单的撮合时间周期往往更长,并不是说有资源就能撮合的。类似淘宝等电商平台为买卖双方的交易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我们现在希望通过pdc的线上平台,为设计师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大的信心保障。” 而考虑到广交会只有15天时间,很多企业甚至来不及了解广交会的设计服务。“如果线上pdc能提供365天全天候服务,就能提供更多的便利。”谢应群说。
除了提供对接服务,pdc在广交会期间还会举办“广交会时尚周”活动,让平台设计师与企业合作的成果得以通过时尚秀项目进行发布。同时,pdc会邀请参加广交会的各国采购商到现场看秀,进而促成一些采购订单。考虑到广东省内拥有大量服装产业集群,pdc正与省市级的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积极探讨合作,希望扩大广东设计的对外发声,讲好广东服装的故事。
教育是基础,提升中国本土设计能力
最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深圳、上海、杭州等地方政府加大了对设计公司的扶持力度。各地的创意园区中,设计公司数量猛增。但这些公司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较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与国外优秀设计公司相比,国内公司在创意创新、人性化、个性化设计方面仍有欠缺。
同时,与国外设计公司主要提供设计服务不同,国内的设计公司在与企业合作模式的探索上有更多的创新,包括设立合资企业,双方共同孵化新品牌、新产品,通过收入分成共担风险等。
在推动pdc发展的过程中,pdc团队曾赴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地考察。在日本时,当地的机构说,“你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我们五十年前做的工作。”到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后也发现,他们三四十年前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推动设计与产业结合,提升原创能力。在工业设计方面,最开始,日本设计是仿效美国的,韩国是仿效日本的,其他国家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都走过相似的路程。“我们希望这个过程能够尽量缩短,大家尊重设计,做原创产品,做品牌,让中国企业的形象更好、更环保。这就是我们想要推动的事情。”黄秋玲说。
事实上,为了提升本土设计能力,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的政府都曾经推出过大力的扶持措施。比如,英国政府着力打造“创意英国”形象,为本国创意设计产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韩国在1970年成立了韩国设计包装中心,并在2001年更名为“韩国设计振兴院”,旨在提升本国设计产业,完善出口结构,成为“韩流”现象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一个好的设计,必定是有灵魂的。一个好的设计师,首先必须是个思想者。
谈及中国设计的发展,谢应群引用了中国现代设计奠基人之一王受之教授的观点,“提升中国设计力量,最重要还是看教育。”
王受之曾指出,“创新需要个性,需要批评精神,但现在国内的设计教育基本上是按照一个模型来培养的。目前,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已有将近1000所大学开设了艺术与设计专业,在艺术院校规模、艺术系学生数量上,中国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但中国设计的影响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设计院校,老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3,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带三个学生,但国内的比例是1:40。
几百年前,中国的瓷器、丝绸曾经风靡欧洲,皇室贵胄不惜天价抢购中国奢侈品,正如部分国人如今为国外奢侈品狂热一般。到工业化进入新阶段的今天,如何在走遍全球的中国制造中注入中国文化的灵魂,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设计之美,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专访希腊米骆库设计公司合伙人olga:中国企业原创设计需求上升 希望pdc在国际上获更大认可
视频策划:李艳霞
编导:曾婷芳
主笔:向秀芳
拍摄:曾婷芳,林典驰
(编辑:李艳霞,剪辑曾婷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