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5周年 深港“双城故事”续写新篇 -ag8九游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深圳报道
2022-07-02 05:00

2022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25年来,香港与一河之隔的深圳素有紧密合作。香港是深圳最大的进出口市场,深圳口岸则是内地对香港进出口的主通道。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深港经贸往来更加紧密,互补性不断加强。据深圳海关披露,深港进出口贸易规模从1997年的701.7亿元,大幅攀升至2021年的7225.3亿元,是当年的10.3倍,年均增长10.2%。

在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发展战略之下,深港合作更是持续深化——从广深港客运专线香港段高铁运营,到深港间第七个陆路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开通;从多个职业的跨境专业资格互认,从大湾区向港澳青年开放更多的就业岗位;从深港共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扩区……

一系列的软硬联通,促成了深港两地的进一步民心相通,深港两地也形成了更紧密的互助共赢关系,既繁荣两地经济,更造福两地市民。

展望未来,深港携手,将继续谱写独一无二的双城故事。

产业合作进阶

深港合作,远不止25年。

1978年,时年34岁的潮汕籍商人郑可明从香港跨过罗湖桥在深圳文锦渡的铁皮房里,建起了一家对外出口手袋厂,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投资内地的港商。在这家手袋厂里,走出了中国第一代“打工妹”,这家工厂也在珠三角第一次实行计件工资。

随后的80年代,深圳开启工业化进程,当时主要是吸引外商投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电子制造、缝纫纺织、机械等行业,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

港商是在深圳的投资主力,早期的深港合作被称作是“前店后厂”模式。在深圳原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看来,正是经过了“三来一补”,深圳逐渐建立起大规模生产和装配能力,从初期低层次起步进入全球分工体系。并且,深圳培养起了“合约意识”,这是市场化的重要基础。

而新时期的深港产业协同,结下了更多的高科技硕果。最广为人知的是大疆无人机,这是一个充分利用香港科技创新的优势,并且让创新在深圳开花结果的典型案例。

高度开放且拥有发达的高等教育、高端人才的香港,寻求产业落地机会,而拥有产业链配套优势、长于成果转化的深圳,正在迈向基础研究和全球市场。深圳与香港结合,能够发挥出“1 1>2”的效应。随着两地科技合作的深化,未来将有望诞生更多的“大疆无人机”。

目前,在河套深圳园区,已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5所高校的研究机构进驻。

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正在打造深港智慧医疗机器人开放创新平台。该项目执行主任钟仿洵博士向媒体表示,深圳的高端制造业产业基础好,有许多微电子、高精密设备等供应商以及对应的供应链,这对于他们的成果产业化来说非常重要,能让研究成果更加高效地转化为产品。

深圳科创企业也将深港协同纳入到发展计划中。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晶泰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独角兽公司,公司首席科学家张佩宇表示,“未来晶泰科技将借助香港和深圳的基础研发力量,最终实现在公司平台与合作区内相关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合作下,把重量级的管线推到临床和上市,进一步为深港、大湾区乃至国家的新药研发发展助力。”

香港中文大学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云辉教授指出,“香港的发展必须要融入大湾区,而且必须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如果香港跟深圳等大湾区内地城市能够形成一种很好的融合机制,包括人才流动、资金流动,能够更自由的话,这对科创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惠商”到“惠民”

如果说,早期的港商“过河”为香港企业拓展了更大的腹地,新时期的“双城经济”,不仅注重经贸联系、科技合作,更多的也在全面加强深港两地市民尤其是青年之间的交流、融合。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将之总结为:深港两地的合作从“组织”拓展到“个体”,真正实现既“惠商”,也“惠民”。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过去25年里,香港整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产业结构过于集中于金融业、地产等少数资本密集型行业。年轻一代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希望找到更好的工作,但因为产业结构的局限性,优质就业岗位集中于少数行业,造成了年轻一代向上的流动性减弱,这正是国家希望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解决的问题。

而深圳,是诸多香港青年北上寻求发展机遇的首选之地。有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大概有逾5万香港市民在深圳居住、工作,截至目前,在深圳的港资企业超过八万家,占深圳市外商投资的比例高达85%。

2021年1月,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派驻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参与企业须提供不低于1.8万港元的月薪,特区政府以每名毕业生每月1万港元的标准给企业发放津贴,为期最长18个月。

香港青年小诗,去年大学毕业后通过香港“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来到深圳前海,“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一份创业孵化器的工作。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香港政府的资助是一个很重要的助力因素,让她更有信心迈出一大步,突破以前大部分年轻人主要在香港本地找工作的思维惯性。

深圳近年来更是推出了各种便利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的措施,其中,2021年,深圳出台《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学习、就业、创业、生活四方面提出了18条便利措施,努力实现港澳居民享有“市民待遇”,包括鼓励深圳企业接收港澳学生实习见习就业,并享受有关政策补贴,允许首次在深就业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享受相应人才政策待遇等。

从“惠商”到“惠民”,深港合作也早已拓展至包括基建设施、公共服务、居住就业的方方面面。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港澳机构在深开办港澳子弟学校,招收港澳籍学子,目前深圳共有两所港人子弟学校,11所学校开设港籍学生班。

2021年4月,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进口的首个药品和首个医疗器械运抵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港澳药械通”政策正式落地。在此之前,作为深港合作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港大深圳医院被作为香港“长者医疗券”内地的唯一使用试点,开创了跨境医疗福利过河,突破了深港异地结算。

今年5月,港铁东铁线过海段正式投入使用,从新界北边境到九龙沿线首度实现“一程过海”,直达香港岛商业中枢。港铁东铁线在深圳福田口岸和罗湖口岸无缝接驳,这意味着,深圳居民未来可乘坐东铁线直达香港会展中心。

迈向更深层次的合作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专门提出,推动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坐标系中,深港两地2021年的gdp总和超过了5.4万亿元,占大湾区经济总量的比例超过了43%。深港更紧密的携手,被坊间称作将诞生“超级经济引擎”。

在合作机制上,2004年以来的深港合作会议成为了两地政府最重要的沟通协商机制,深圳市市长和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一般在年底或者年初会面,总结上一年的合作成果,商量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深港合作平台也在升级。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印发,前海的物理空间和制度创新空间均迎来“扩容”;河套则连同前海、横琴、南沙一起被作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写进了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也是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

2021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明确香港将规划占地约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构建“双城三圈”的空间结构。“双城”指的是香港和深圳,“三圈”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

对于香港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将形成“北科技、南金融”双中心的新空间格局,并且,这也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区政府编制、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的策略和纲领。

在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看来,具有人缘、地缘、机缘特色的深港合作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新局面,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在于,由深圳单边单项阶段性推进转变为了深港双边协同对接共进。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则指出,深港合作从1980-2000年“前店后厂”模式的1.0版,到2000-2017年“香港服务、深圳科技”的2.0版,到2017-2021年“香港研发,深圳转化”的3.0版,如今北部都会区以及“双城三圈”概念的提出与践行,将标志着深港合作从2022年起迈入4.0版本。

(作者:王帆 编辑:祝勇)

王帆

政经版记者

关注教育、人口、城市竞争力,深耕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政经新闻。欢迎交流,个人微信:wangfan2594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