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创新药企一季报:营收、利润双降业绩承压,如何在洗牌中破局而出? -ag8九游会

2022年05月06日 18:3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季媛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2022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从业绩表现来看,包括君实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在内的头部创新药企表现并不如意。

根据这三家企业披露的第一季度财报数据,君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6.30亿元,同比下降6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6亿元,同比下降205.06%,上年同期为3.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0亿元,同比下降218.99%。 

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54.79亿元,同比下降20.93%;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下降17.35%;基本每股收益0.19元。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06亿元,同比下降6.5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5.30亿元,同比下降28.41%。 

百济神州实现营业总收入19.48亿元,同比减少50.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66亿元,同比减少96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61亿元,同比减少983.1%。

从营收、利润双降的形势来看,如今,在医保谈判、集采、创新研发转型等多重压力之下,药企的利润空间正在缩小。如国盛证券分析所言,聚焦创新研发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生机,然而,新药研发并非易事,在人才缺乏、新药研发赛道拥挤、出海难等因素的掣肘下,哪怕实力雄厚的头部创新药企也面临着巨大压力,稍有不慎甚至会在行业洗牌中被加速出局。当下,如何破局而出,也成为头部药企面临的重要命题。 

对此,国盛证券分析认为,创新药上市即重磅炸弹的时代慢慢过去,政策给予“泛泛创新”的时间窗口期越来越短,创新药市场在当下已经慢慢进入到“精选优质创新”的阶段。单抗热门靶点未来同质化竞争将持续白热化,同质化产品将逐渐失去竞争力,新技术、稀缺的技术平台、差异化的治疗领域、创新的给药方式等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竞争格局,有技术沉淀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头部创新药企业绩营收、利润双降

行业分析认为,在疫情持续影响、政策变革、行业竞争加剧等大背景下,创新药企业转型阵痛持续,这才使得一季度业绩承压明显。

事实上,中康科技统计数据也显示,2020年国家医保谈判中,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2020年有7家pd-(l)1企业参与国家医保谈判,其中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和君实生物的pd-1以平均降价78%的代价全部纳入医保。创新药通过国谈进入医保的时间极大缩短,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价格的大幅下降。 

尽管恒瑞医药、君实生物在一季度报中并未披露pd-1产品卡瑞丽珠单抗的具体销售额,不过,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医保谈判产品大幅降价导致君实生物、恒瑞医药毛利率下降。 

例如,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实施后,君实生物的pd-1特瑞普利单抗(拓益)单价降幅超过60%,而在2021年全年,特瑞普利单抗销售收入就仅为4.12亿元,相比于2020年的10.03亿元,销售额同比下降约60%。进入医保的卡瑞丽珠单抗业绩也较为惨淡,价格降幅达85%,加上产品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诸多问题,这两家pd-1单抗销售额不及预期也是理所当然。

在君实生物、恒瑞医药pd-1受挫之际,百济神州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却显示,产品收入再创新高,总计达2.616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1.061亿美元,增长146%。其中,百济神州核心自研产品btk抑制剂百悦泽®全球销售额为1.043亿美元,同比增372%。而抗pd-1抗体百泽安®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第一季度,百泽安®在中国的销售额为8,760万美元,同比增长达79%。目前,百泽安®已在中国获批用于8项适应症,其中已有5项适应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是纳入医保目录适应症数量最多的pd-1单抗。同时,通过与诺华合作,百泽安®多项上市申请已先后获得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受理,目前正在审评中,有望于年内实现首次出海。

不过,产品收入的亮眼也尚未扭转百济神州亏损的情况,对此,百济神州方面解释称,一季度营收较上年同期下降50.4%,主要为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以及合作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的综合影响所致。其中,产品收入增加141.4%,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和授权产品的销售增长;合作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由于上年同期对与诺华制药就百泽安达成的6.5亿美元合作预付款进行的部分收入确认。此外,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与上年同期相比本期合作收入有所下降导致亏损增加。

iqvia 艾昆纬中国企业战略负责人徐莹认为,从产业结构和临床需求来看,中国医药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新药研发与全球差距正逐步缩小,但就产品管线来看靶点扎堆、适应症集中等问题仍然存在。 未来本土药企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参与全球竞争的first-in-class的企业。其国际化定位高瞻远瞩,而短期内仍将曲折前行。这类企业将引领中国生物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及创新突破。二是中国优质me-better龙头企业。这类企业立足中国市场,短期以规模取胜,中长期逐步向创新转型。他们将是中国医药产业升级的主要贡献者。

总体而言,未来五年,本土药企机遇与挑战并存。 

亏损背后创新药企迎挑战

就挑战方面,此前在上海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科创企业ipo之路”专题论坛上,西南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杜向阳曾指出,创新药企眼下面临三大挑战。例如,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在顶尖的科研机构方面,中国从2015年的5家变成了9家,但是与美国52家顶尖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机构数量相比,相差悬殊,进步空间巨大。同时,中国的创新研究以跟进热点前沿为主,以protac(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为例,中国核心论文篇数是3篇,美国是37篇,中国施引论文篇数215篇,美国是838篇。我国的基础研究还面临着很多的短板。

同时,中国药物研发同质化研发严重。以pd-1为例,国内创新药靶点研究竞争激烈,目前,pd-1上市产品进口 国内差不多有10个,还有大量在临床阶段。所以,目前生物医药企业从研发角度来看,更多还是跟随海外靶点的研究,fast follow情况突出。

随着创新药研发节奏的加快,尤其是同类靶点同质化研究,创新药的整个生命周期会被进一步缩短。海外创新药有专利的红利,基本可以实现十几年的独家销售。国内同质化的研究,包括市场准入加快,国内快速跟随的策略也会进一步缩短创新药的生命周期,对于创新药商业化的体量也有一些影响,这也是创新药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2015-2020年,是政策引领、资本加持的时代,我国创新药快速发展,ind、nda、临床数量迅速增长,完成了创新药企量变过程,国内创新药企实力也逐步加强,但中国创新仍是以跟进为主,me too新药在国内的跟随速度越来越快,窗口期越来越短,竞争越来越激烈,pd-1泡沫还未消退。但是在2020-2025年,是联合用药、全方面布局适应症的时代,差异化的me better、竞争格局好的高技术壁垒创新药才有议价权,才能产生增长浪潮。直到2025年-未来,基础研究会实现支持源头创新,中国创新药企会成为全球竞争的有力参与者。”杜向阳强调,面对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中国创新药企要根据国家政策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并改变步伐,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路径。

也是在多重挑战之下,众多把目标转向创新药研发的企业,正试图把产品管线调整到未来更具备竞争格局的赛道,来实现从全国集采常态化政策中受益。 

创新方面,近年来,恒瑞医药研发投入连年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累计研发投入62.03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3.95%,创公司历史新高;百济神州在研发费用上,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内,投入3.899亿美元,2021年同期数据为3.207亿美元。但新药研发并非易事,高研发成本的投入背后,企业还需面临前期没有人才队伍、新药研发竞争焦灼、监管力度严峻等诸多挑战,对于自身实力不足而且研发能力欠缺的企业来说则将迎来巨大压力,甚至会在行业洗牌中被加速出局。 

更何况,眼下,随着医改深化、新药研发加速迭代,中国医药市场将持续面临升级并分化。iqvia分析指出,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的临床需求,具有超强渠道优势、一体化供应链及成本管控能力的企业将通过产品引入,快速提升市场份额,百亿俱乐部企业将强者愈强。另一方面,in china for global 的中国创新药企需要从“泛泛创新1.0”向“精选优质创新2.0”迈进,在逐步完善的中国生物医药研发生态里,寻求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

在竞争加剧的当下,如何回归创新本源、推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差异化创新成为中国医药行业面临的主旋律。

押注国际化能否突破业绩瓶颈?

如此,在战略调整上,押注研发,进行高管人才更换以及聚焦加速国际化布局也是各家不谋而合的战略方向。

在一季度报公布后不久,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任命戴洪斌为总经理。这是今年以来恒瑞医药高管团队调整的最新动态。实际上,近来,恒瑞医药有多位高管先后因个人原因离职,引发外界猜测。据知情人士分析,眼下恒瑞医药正值转型关键时期,多次进行高管人事调整,显然是激发组织活力,强化运营管理,增加企业转型动能所采取的必要举措。 

“在行业震荡的大背景下,处于转型关键期的恒瑞医药必然会经历一定时间的业绩承压,也必须要加速进行运营改革,提升公司管理成效,进而推动公司创新和国际化加速实现突破。一位带有恒瑞基因、熟悉各项业务、运营管理能力突出、执行能力强的职业经理人正契合恒瑞医药眼下所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作为一家大型的成熟企业,在转型关键时期,高管团队能跟随市场和行业的新形势、新变化而动态调整,将更有利于激发团队活力,增加转型动能。

iqvia biotech中国区负责人刘群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土创新药企要想打通全球化发展路径需要做到三点:一是,布局要早,在初创期可以借助外包等方式有效提升研发效率;二是从商业化角度来说,为了在更广阔的市场推广产品,需要与各类上下游ag8九游会的合作伙伴积极开展战略合作;三是,要注重人才队伍的搭建,尤其是国际性人才。

这句话背后指出,除了人才,如何打通商业化成为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做好全球化的商业布局至关重要。在全球化布局上,百济神州在国内biotech公司中领先,海外团队占比超50%,遍及中国、美国、欧洲、澳洲等多个地区。公司目前针对超过30种药物及候选药物开展了90余项临床试验,其中包括tigit抗体和bcl2抑制剂进行的关键性临床试验,针对ox40、tim3、pi3k delta和hpk-1靶点在内的早期临床试验,以及多项临床前研究项目。

不过,国际化方面诸多企业也存在诸多待解决的,特别是在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君实生物陆续“闯关”美国fda受挫后,如何走稳国际化的道路备受关注。以君实为例,5月4日晚间,君实生物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关于特瑞普利单抗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完整回复信,对于特瑞普利单抗鼻咽癌适应症的bla,要求进行一项质控流程变更。君实生物表示,该变更较容易完成,公司计划与fda直接会面,并预计于2022年仲夏之前重新提交该bla。 

君实生物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和ag8九游会的合作伙伴coherus计划先与fda会面,随后直接进行bla的重新提交,预计将在2022年仲夏之前提交申请。目前,我们已顺利完成了fda关于生产基地现场核查的线上评估部分。我们将与监管机构保持的密切沟通,积极做好fda现场核查的准备工作以便随时接受现场核查,推动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尽快实现商业化。”君实生物方面强调,此次回复不会影响后续的出海计划,不论是对于特瑞普利单抗还是君实生物管线上的其他产品,都会继续坚持“国际化”。

尽管中国创新药开始大量走上“闯关”fda的道路并遭遇“滑铁卢”,但是眼下,药企和投资人依旧认为这是打破行业困境实现高速发展的利剑。后续,如何理性、稳扎稳打突破“关卡”,走出中国医药的创新道路,时间,也将验证一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