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农业硅谷”带来田野革命,为“中国饭碗”贡献湖北力量 -ag8九游会

2022年05月08日 21:5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刘茜
我国已进入创建农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的关键时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茜 实习生曹竞文 周琤欣 武汉报道 这里不仅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双低油菜、第一个抗虫转基因水稻品种,还研发出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全球第一支试管藕,以及优质柑橘、水生蔬菜、淡水鱼、高效动物疫苗等83项国际国内领先成果。

5月8日,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武汉农创办”)揭牌仪式在光谷举行。武汉农创办常务副主任张晓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农业农村部先后在全国按“东南西北中”布局建设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6月,武汉国家农创中心成为全国第5个、华中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当前,我国已进入创建农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的关键时期。

张晓玲表示,国家农创中心要实现技术集成、资源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推进科技与企业、产业、人才、金融等深度融合,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

科技创新加持农业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2021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加1336万吨,增产2.0%。但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也有“隐忧”显现。

据农业部预测,2022年,我国玉米产量与消费量缺口约达1500万吨;大豆产量与消费量缺口超1亿吨。与此同时,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贸易额10.1亿美元,其中进口6.8亿美元,出口3.3亿美元,贸易逆差为3.5亿美元。

解决吃饭问题,出路之一在科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均走出了各自特色的发展之路。

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是被批复的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生物农业、智慧农业和功能农业三大产业方向,形成了“一核四园多基地”的布局。成都国家农创中心则以数字农业、休闲农业、功能农业为主导产业,太谷国家农创中心构建了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农业产业有机旱作技术体系。广州国家农创中心定位为促进科学家与企业家合作,加速农业科技的孵化、创新、成果交易的公共服务平台。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北是科教大省,为武汉国家农创中心发展提供了后备力量支撑。

目前,湖北有涉农院士14位,从事育种研究的院士团队10多个、国家级专家400多人,省级以上农科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110家。而武汉国家农创中心聚集了11个院士专家团队,先后建成作物育种技术创新与集成、作物遗传改良、农业微生物等12个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

张晓玲认为,国家农创中心要着力解决“三分”问题,即科技资源分散、科技与经济分离、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分割。

目前,武汉国家农创中心围绕生物种业、动物生物制品、农业大健康等三大主导产业,布局“一核两翼一芯两园多基地”。核心功能区累计培育、引进涉农企业700余家,包括世界500强5家,上市公司15家,高新技术企业76家、瞪羚企业79家。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在数字农业方面利用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王仁忠向记者表示,武汉国家农创中心能够协同各方面资源,扩大产业深度和广度,方便企业之间相互沟通、赋能,共同受益。

更多创新力量介入

湖北是农业大省,是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全国粮食安全格局中地位重要。去年,湖北克服多个不利影响,粮食播种面积7029万亩、总产552.9亿斤,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实现“双增”,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以全国3.7%的耕地生产了全国4.1%的粮食,每年净调出省粮食100亿斤。

今年4月,湖北省委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提出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洪山实验室、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完善“揭榜挂帅”等制度,推动解决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农业发展需要更多创新力量的介入,包括湖北在内的多个省份将目光放在整合资源、组建省级农业集团上。

去年年底,在湖北省属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会上,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揭牌。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将打造集现代种业、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及内外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生产服务商。

近日,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今年一季度经营情况,营业总收入37.48亿元,同比增长18.32%;净利润1888万元,同比增长23.16%。

上个月,四川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揭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解释,通过组建种业集团,推动技术、人才、资本向企业聚集实现资源整合,有利于培育种业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培育优势种业品牌,改变种业企业全而小、多而散的现状。

资本力量也加快引入,以扶植优势企业发展。今年1月,武汉现代农业产业科创基金成立,首期规模3亿元,重点对武汉农创中心内优质本土农企进行战略投资,推动企业技术攻关、扩大产能、兼并重组、抢占市场、上市融资。目前,该基金已对10余家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开展投前调研。

张晓玲表示,农创办也将强化政策创新和投入保障,更好地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激励、产业培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