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驰55亿新基金募集背后:人民币lp信仰早期科技投资价值,美元lp看重精准识别周期能力 -ag8九游会

2022年05月18日 14: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赵娜
蓝驰创投始终认为“不被定义”是创业和创新的本色,早期投资要持续冲破极限、做“敢为人先”的尝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苏州报道

5月18日,蓝驰创投宣布完成新一期双币基金募集,总规模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如此,蓝驰创投总管理规模折合人民币已超过150亿元。

蓝驰创投中国于2005年设立,团队始终坚持早期科技投资策略,投资阶段集中于pre-a、a轮,投资领域覆盖硬科技和创新交互、企业科技、新消费、医疗健康等,已累计投资超过150家创业企业。

“中国的技术创业人才,有相当的实力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参与竞争。”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投资人的角色,是通过独特的认知以及资金配置,支持这些能够重新定义未来的创新者,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投资“四新”领域

蓝驰创投发源于美国硅谷。“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希望把自己视为投资者,而是希望把我们自己当作资源分配者。”陈维广介绍说,团队乐于支持“不被定义、敢为人先”的创业者,并通过高效的资金和资源配置为投资人创造稳健回报,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

作为一家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早期投资机构,蓝驰创投牢牢把握国内的发展趋势。据了解,新一期基金将继续关注“四新”领域,即新能源、新效率、新交互与新科学。

自2015年起,蓝驰创投就开始关注“硬科技”投资。当硬科技项目普遍被认为难以创造回报时,蓝驰总结了自己的“非共识”:硬科技需要软着陆,也就是底层技术的创新与需求要连接在一起。

具体路径探索上,蓝驰积极参与与科研体系的互动,广泛连接处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商业化节点上的机构和人才。

此外,团队内部还打破常规的割据和分离,团队成员被要求具备交叉协作的能力,找到不同学科之间底层逻辑的关联,面对新项目,不同的技术和不同的场景横纵结合,从而在早期快速识别项目的抢眼之处。

秉持这样的投资策略,蓝驰过去数年在硬科技细分创新领域投出了博萃循环、镭镆科技、云圣智能、安芯网盾等具代表性的高成长项目。

作为一家强科技投资属性的早期机构,蓝驰创投近年对医疗领域的关注度也在上升,投出了医鸣技术、程天科技、暂停实验室、大家中医、慧影医疗等项目。

“技术融合、赛道跨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每一个赛道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赛道。”陈维广以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举例说,团队在技术和行业两个维度采用矩阵式打法。“我们认为医疗健康是指数型增长赛道,并作为‘横向行业’布局,结合纵向技术(互联网 、人工智能、机器人、基础软件等等)寻找项目。”

新一期基金募集背后

今年以来,募资环境仍是pe/vc基金管理人们绕不开的课题。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含早期投资、vc、pe)募资回暖态势减缓,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同比下降0.6%和3.2%。其中vc市场新募集基金总金额889.74亿元,同比下降20.4%。

这样的大环境下,蓝驰创投人民币基金大部分资金在6个月左右完成募集,出资人涵盖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内的国家级基金、知名政府引导基金、主流金融机构、顶级母基金及知名家族办公室等。

此外,本次蓝驰完成的是双币基金募集。美元基金lp包含了国际知名保险公司、主权财富基金等,过往投资人的复投率极高。

谈及当前人民币和美元lp对基金管理人的期待,陈维广告诉记者,“人民币lp更加专业了,更相信早期科技投资会创造价值,也非常能认识到专业团队的重要性。对美元lp来说,精准识别周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除了对早期和科技投资的坚守,蓝驰创投尤其强调投资纪律,并坚信早期投资人应从市场角度为创业者做关键赋能,从业务本身与创业者构建更深关联。

记者了解到,在投资方面,蓝驰创投认为早期投资人最关键的赋能,就是和创业者一起在0到1的阶段更早、更精准地洞悉并满足需求,通过更长线的视角,支持那些尚在商业转化节点或前夕的企业。

投后方面,蓝驰建立了机构化、体系化的中后台体系,团队成员拥有多年的经验与资源积累,在战略、财务、法务、人力、品牌等方面服务与支持被投企业,并帮助被投企业构建科技领域一流生态圈。

近期市场关于市场寒冬的讨论不断,蓝驰创投团队在今年3月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波动变化,都愿意做全中国最乐观的那百万分之一的人。“坚定地相信科技创新、相信未来,以及相信中国坚韧的创业者。”

网站地图